历史有没有记载恐龙

下载APP

龙-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帝王的象征

百科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帝王的象征
简介: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其起源说法不一,主流观点有蛇说、鳄鱼说、鱼说、图腾说等。《尔雅翼·释龙》中形容龙的外形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相传龙为鳞虫之首,能飞行,善于变化,会呼风唤雨,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权力的象征。 龙的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化。上古时期的龙形象多变,不同地区文化的龙各不相同。先秦、秦汉时期的龙形象较为抽象,以纹路塑造为主,其形象庄重、气势磅礴。龙的形象在唐以后逐渐确定,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唐代的龙形象丰满,多为飞龙,风格华丽典雅。宋代的龙更为清雅耐看。明清时期龙的形象细节变化多,但因其作为王权象征的作用不断被加强,故而具有精致复杂、华美威严的形象特点。中国人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可分为四个阶段:图腾崇拜时期,如上古时期的辽西地区、黄河流域地区的文化遗址都曾出土过龙形装饰或遗迹。灵物崇拜时期,龙主要作为部落图腾、标志和姓氏出现。神灵崇拜时期,如商周、先秦时期,龙多与宗教信仰、祈雨祭祀活动有关。以及王权崇拜阶段,即秦统一六国后,龙崇拜与帝王崇拜逐渐结合。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加强了龙与帝王之间的联系,突出了龙的帝王属性。发展至唐代,龙与皇权的联系更为紧密,民间出现关于人格化的龙的形象。到了宋代以后,“龙”为皇帝所独占,完全被局限于统治阶层,其他阶层不得擅自使用。 龙文化还体现在中华民族的民间传说和传统习俗中:如传说中的龙生九子、四海龙王、十二生肖、叶公好龙、鱼跃龙门等,以及民间习俗中的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赛龙舟等。此外民间对龙的信仰也十分丰富,如以女性形象出现的龙女、龙母,源自佛教又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龙王,受五行学说影响而产生的五龙信仰等,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藏族地区也有其民族独特的崇龙信仰。龙最初为先民图腾、灵物崇拜的对象;逐渐与封建王权相结合,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历经千年发展,最终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文化符号,衍生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吉祥、喜庆、进取、腾飞等寓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崇敬,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常被称为“龙的传人”。

最后灭绝的恐龙-最后灭绝的恐龙

百科
最后灭绝的恐龙
简介:恐龙统治世界长达一亿多年,却也逃不过灭绝的命运,灭绝的时间有先有后,而三角龙、肿头龙、爱德蒙托龙、霸王龙和锯齿龙等,是最后灭绝的恐龙。
在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