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华北地区的城市群,该城市群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囊括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唐山、邯郸、邢台、衡水十一个地级市,辐射山西省大同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河南省安阳市等周边省市,幅员面积217176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末,京津冀地区常住人口总数10967.3万人。。 京津冀城市群的概念脱胎于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分别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明确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截止到2022年末,京津冀城市群生产总值100292.64亿元。第三产业是京津冀地区产业调整的主导动能,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超过七成。2021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38.9。京津冀城市群中的主要经济城市是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该区域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钢铁产业、化石能源产业曾经是该区域重要的产业支柱,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逐渐成为新的支柱。。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科技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创新人才。三地在交通、社会等多个方面推进协同发展。截至2023年,京津冀区域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10933公里,三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0880公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投运,京津冀多节点、网络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基本实现了周边城市的一小时交通。2023年,在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普通门诊就医等,无需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可进行医保报销,京津冀就医“一卡通行”全面实现。 该区域拥有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近代的中国经济中心,是中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区域,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简介:华北地区,简称华北,是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的广大区域。北与东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相接。大致以≥10℃积温3200℃(西北段为3000℃)等值线、1月平均气温-10℃(西北段为-8℃)等值线为界。 华北地区地理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中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政治上包括整个内蒙古自治区。 华北地区的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