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处于稳定状态(基态)的原子,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最低能量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一般而言,在这三条规则的指导下,可以推导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在中学阶段要求的前36号元素里,没有例外的情况发生。
简介: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状态是相当复杂的。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它所处的电子层、电子亚层、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和自旋状况。科学实验还告诉我们,在一个原子里不可能存在着电子层、电子亚层、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和自旋状况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这个原理叫泡利不相容原理。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知道每一个轨道中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根据这一点,可以推算出每个电子层中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原子的构成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推荐内容: 2.原子微粒间的数量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中性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阳离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原子的构成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推荐内容: 1.原子的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 2.原子的特点:原子不显电性,体积小,质量小,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密度非常大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 (2)每一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个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4)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二、能层与能级
原子的构成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推荐内容: (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八个;②核外电子先把第一层(可容纳2个电子)排满后,再排第二层(可容纳8个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