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欧佩克(OPEC),现任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海赛姆·盖斯。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五国于1960年9月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起成立。1962年11月,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政府间国际组织。1965年9月欧佩克总部迁至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在1960年9月召开的巴格达会议上创立了欧佩克。次年1月,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召开了第二次欧佩克会议上,欧佩克通过了《欧佩克条约》。1973年,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发动石油禁运时,石油输出国组织总产量达到2929.1万桶/日,占到全球石油总产量的53.2%。1986年至1999年施行的“一揽子”目标油价政策。2000年,欧佩克推出了“价格带政策”。2005年1月,欧佩克第134次特别会议决定放弃“不现实”的“价格带政策”。意味着欧佩克以油价为目标的石油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欧佩克在2009年启动减产行动。201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出口同比增长18%,同期GDP增长11%。2012年11月8日,石油出口国组织(OPEC)发布了《世界石油展望2012》。2014年11月,在维也纳召开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每天3千万桶的产量。2020年8月14日,受冠病疫情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表示,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降幅将大于之前的预期。2022年10月5日,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从11月起,将总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并为2023年一整年设定了固定的产量目标。2023年11月30日,巴西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西尔维拉宣布,巴西将从明年开始加入该组织,成为欧佩克+的第24个成员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处11月30日发布声明,多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2024年第一季度将继续自愿减产,减产总额为日均220万桶。 根据欧佩克《2022年统计报告》,截止2021年底,欧佩克成员国的原油探明总储量为1.24万亿桶,占全球总储量的80.37%。日均产量约为2636万桶(含凝析油),约占全球日产量的37.86%。原油日均出口量约为1966万桶,约占全球日出口量的47.68%。欧佩克对国际石油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简介:委内瑞拉是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出口国之一,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五个创始国之一。截止到2000年底,委常规石油可开采储量776.8亿桶,位居西半球第一,在世界排名第五,剩余可开采储量105亿吨,若加上奥利诺科带12000亿桶重油的地质储量(根据目前技术水平,预计可开采储量约为2350亿桶),则相当于整个中东石油储量的一半;委目前原油产量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3%,占欧佩克产量的约10%。
欧佩克成员国推荐内容: 共有13个国家组成:1、沙特阿拉伯;2、伊朗;3、伊拉克;4、科威特;5、阿联酋;6、阿尔及利亚;7、刚果;8、安哥拉;9、赤道几内亚;10、加蓬;11、利比亚;12、尼日利亚;13、委内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