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念的意思,就是觉照,同时它也意味着深入地观察。“Sati”(梵文:smrti)这个巴利语单词的意思是“止”和“保持对某个对象的觉照”。vipassana”(梵文:vipasyana)这个巴利语单词的意思是“为了观察某个对象而深入其中”。当我们完全地觉知并深入地观察某个对象的时候,能观和所观的界限就逐渐地消失了,能观和所观成为一体。这就是禅观的本质。只有当我们契入某个对象并与它成为一体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它。站在外面去观察某个对象是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经提醒我们要即身观身、即受观受、即心观心和即法观法的原因。”
简介: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后来,正念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就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
mindfulness推荐内容: “正念”源自古印度巴利文Sati,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佛教,在19世纪被翻译成英文的Mindfulness,而早在4世纪末,Sati一词就被翻译成中文的“念”或“正念”。
mindfulness推荐内容: 正念疗法英文为 Mindfulness,被归类在第三波认知行为疗法。正念是一种专注于当下,全然开放的自我觉察,不需要带有自我批判的心态,改以好奇心和接纳,迎接内心和脑海...
mindfulness推荐内容: 我们平时所说的冥想,大多指的是正念冥想(mindfulness)。冥想其实就是一种把思绪、注意力集中当下某一个特定对象上的个人训练。通过冥想,训练注意力、意识,达到精神上...
mindfulness推荐内容: “正念”(Mindfulness)是指,有意识地不加评判地,留心当下此刻而升起的觉察,藉以了解自己,培育智慧与慈爱。”——正念减压的创始人卡巴金教授(Jon KabatZinn,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