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和诗人
百科
简介: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原名俊、俊卿,字苍石、昌硕等,号缶庐、老缶等,1844年8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安吉县,清末民初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和诗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早期的创作集中在石鼓文上,被称为“石鼓篆书第一人”。在篆刻上,吴昌硕用笔借鉴石鼓文的特点,加上了行草书和绘画中的用笔用墨技巧,融合汉碑篆额、晋砖汉镜、封泥古匋等,自成一家。1883年,吴昌硕在上海认识了任伯年、虚谷、任阜长,在苏州结交收藏家潘郑庵,获观历代书画古籍,眼界洞开。吴昌硕的绘画学习写意花鸟画大师陈淳、徐渭,清初的八大山人、石涛以及中期的扬州画家,作品具有浓郁的金石气,别具一格,开海上绘画新风格,对后世大写意花鸟画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后海派的领袖。吴昌硕学习杜甫、李贺、王维、吴嘉纪等名家诗文,融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对艺术的理解,风格迥异,具有“画不离诗,诗中有画”的特点。1899年吴昌硕辞去仅当了一个月的“安东令”,专心笔墨。1927年11月29日吴昌硕因中风病逝于上海的寓所,享年84岁。
吴昌硕的代表有绘画作品《花卉十二屏风》,篆刻作品《朴巢印存》,书法作品《篆书轴》,诗文作品《缶庐集》 等。在绘画、书法、篆刻上吴昌硕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是“后海派”中的代表,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2023年5月,吴昌硕被列入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作品一律不准出境。